福建非遗文化有哪些(福建非遗有哪些)

福建非遗文化有哪些(福建非遗有哪些)

编者按:

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落幕后,中国国务院发布意见,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。非物质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的生动见证,是连接民族感情、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。为此,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探访福建非物质技艺系列报道,展示福建代代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技艺,为保护、传承、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助力。

晒伤熏香。康清平

年底,闽南、东南亚进入用香旺季。趁着最近几天阳光明媚,泉州永春县大浦镇各香厂的工人正忙着晒香,迎接销售旺季的到来。

永春香,俗称“永春汉口沉香”,驰名中外。据统计,世界上每三根香中就有一根来自永春大埔。

永春香工艺传承人蒲良工正在制作原料。张文卿摄

触动人心的香味,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。据史料记载,在中国古代,焚香被誉为“十大风雅之首”。

尤其是宋元时期,学者甚至认为“聚而不香”。此时,阿拉伯香料沿着“海上丝绸之路”跋涉至万里,在福建永春与中国传统香文化相遇。清初,两种香融合,孕育出独特的香味,一直流传至今。

称重。张文卿摄

300多年来,永春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香技艺。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永春、厦门、广东新会、河北古城并称为“中国制香四大基地”。

普良工是永春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,也是生活在泉州的阿拉伯人后裔。蒲亮宫的祖先曾是阿拉伯香料商,明末清初已在全州定居多年。1646年,溥从晋江东市迁到永春大浦汉口村。同时也将阿拉伯制香技术融入中国传统香文化,改良创造了永春香。如今,这项技艺已经传到了蒲亮宫的第十代。

制作熏香。康清平

永春香作为中外文明交汇的产物,对“工艺”颇有讲究。蘸水打底、铺香、挥香、切香、染香、烘香、捣香...一尺长的永春香背后,经历了十多道工序。

蒲亮宫仍然沿袭着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熏香技术,甚至连熏香的器具都和一百年前的一样。浸过香粉的陶罐已经用了150多年了。

制作熏香。张文卿摄

蒲的闻香、品香、调香、制香技艺代代相传。在普家,5岁开始接触香料,9岁学会做香...每一代人基本都遵循了这些步骤,开始了传承之路。

普佳祖香配方由天然香料和中草药制成。香的种类很多,按香的种类可分为上百种,如秦南香、沉香、檀香、兰花香等。按形状可分为竹签香、线圈香、塔香、香包香、粉香。而“香草兰香”需要36种原料。

秀香。康清平

据蒲亮宫介绍,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出一款一流的香氛,有时候要经过两三代的反复调试才能做出一款经典的香氛。

“不管挣多少钱,都要把老祖宗的手艺传下去。这是我们祖先的共同观念。”蒲良工说。蒲的“寻香之旅”将代代相传。

波香。康清平

永春县文化馆负责人周亮泉介绍,永春香制作技艺有省、市、县三级非遗传承人20人。其中省级传承人3名,市级传承人4名,县级传承人13名。

近年来,永春香在坚持传统制香技艺、注重传承的同时,不断加强产品创新,推动香产业市场多元化,助力行业蓬勃发展。

切断熏香。张文卿摄

据了解,永春县已建成1200亩中国杜翔香料工业园,有近300家制香企业。重点香料企业年产值超亿元,从业人员3万人,产品300多种,远销欧美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。2020年,全县香料产业产值将达到102亿元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永春香料产业将按照“123”产业整合要求,出台香料产业发展优惠政策,研发香料、精油等香料产业,拓展香料市场,形成香料产业发展集群。到2025年,香料产业集群产值将超过150亿元。

晒伤熏香。康清平

晒伤熏香。康清平

晒伤熏香。康清平

晒伤熏香。张文卿摄

晒伤熏香。张文卿摄

来源:人民网-福建频道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zichen303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klpmd.com cxnzm.com bazhuyx.com 848815.com oayfi.com kjftz.com njklhw.com aafyg.com doryxx.com